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

歧出或岔出!?照片發明之後,產生的趣味?照片仿圖後,有東西流失了?(但好像也有東西悄然冒出?)……



現在可能連國小生都會玩這個梗,有人是腳踩雲朵,但踏風扇或許更容易飛!
當有些「名人」介紹「看的可能性」之後,被看懂了……於是乎很多人倒是玩得不亦樂呼?……就像,當電影剛發明,人在半空飛躍的「特技或特效」,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,而今,小學生都會這樣地玩著……

ps‧突然想到鄉民常說的:「有圖有真相」,相片做為「證據」的一些觀點……在今天,視覺已經極度疲乏之下,還有「真相」或「足堪證據」的東西嗎?(看看大學學生們對於影像的變造能力……未來,新的「檢查證據」的手法會以什麼方式存在呢?)……有人說,當擬相成為真相時,那麼擬相的擬相產生……檢查真相的方法就是「還原為擬相」,那就是「真」了嗎?(這一段就當是胡言亂語吧~不過用這種角度「看『新聞報導』」時,好像還有那麼一點道理?)……

用照片玩錯視
http://ilusionesopticas.org/el-tamano-si-importa/ 
http://www.planetacurioso.com/categoria/ocio-diversion/ilusion-optica/page/8/

http://www.moillusions.com/page/2 (用物件併上錯視產生的作品,而非「攝影作品」)

http://eddieyuen.weebly.com/1/category/op/1.html

平靜的浪,海邊有一神燈的壺嘴召喚出長女神……
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9%94%99%E8%A7%86
http://theselvedgeyard.wordpress.com/2013/04/17/tales-of-salvador-dalis-demon-bride-for-lust-of-money-and-men/

達利先生曾說許多前輩影響他甚巨,據說Giuseppe Arcimboldo就是其中之一……當然,達利先生最擅長的並不只有單純的錯視圖,而是關於夢境般象徵性的繪畫作品再加上錯視,產生更多「耐人尋味」的深度(有人歸類為「超現實主義畫派」)……


左圖是對著棒球飛來的拳擊手,右圖則是對遠方太陽發誓「我不要貧窮」的拳擊手


圖地反轉,錯視的一種,不同的是「它們共享了邊界(輪廓線),各自划出自己的領域,成就了自己的長相(圖形)」;有人說畫中畫(圖中圖),不同於迷失於圖中(視覺迴圈)的錯視,像是埃舍爾;或純粹挑戰眼睛的、看起來彷彿會動的圖(歐普藝術做的那種)……其實重要的不是眼睛可以同時看到什麼,應該要注意的是「眼睛如何保有這種轉換能力並『一直看下去』」……文本或脈胳所形成的「綜合意向」(或叫整體意象)或許也是這種圖背後想要傳達的吧~


引自:http://www.opticalillusioncollection.com/2012/01/slave-market-with-disappearing-bust-of.html

★嗯~必須承認:愈說愈長、愈拉愈多,卻不見鮮明的主題,到底在幹嘛呢?或許「理解本身也是要經歷重重的『文字遊戲』,像是雙關語之類的」,最後才能「把握」住某種「成見」(有可能是作者想要表達的、也有可能是觀者幫作者完成的「詮釋」?)……

★最近決定要放輕鬆點,就依自己腦袋行進的速度來繼續談它,或許比較自然些(坦白說,講到此有點亂了,但奇怪的是「好像有維根斯坦說的『那條線』哦~」)……

那,下次再說說吧~不管是立體派或是Arcimboldo或是……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