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3日 星期四

囧囧有神啊~如今看到「冏」,就好像是「見鬼」那般……真是「囧rz」啊~


2015台灣代表字遴選,首度出現「嗯」、「啊」等語助詞。有人認為:這代表「社會現象無法用語言形容,年輕人只能以語助詞表達」。(鍵入:2015台灣代表字)……

是這樣啊?!……

當無法用言語形容,就用貼圖嗎?……

但這個「圖」,原先不就是個「字」嗎?……冏啊~

http://news.cnyes.com/20151118/20151118082029846240310.shtml


https://zh.wiktionary.org/zh-hant/囧

http://www.chinanews.com/cul/news/2010/03-10/2161895.shtml  囧囧有神


http://baike.baidu.com/subview/289875/12650304.htm
,甲骨文(田,面具)(大,巫师),像戴着面具的人    引自:http://www.vividict.com/WordInfo.aspx?id=3896


有人說:鬼是人「想像」的重要產物……但水木茂先生可不是這麼看的啊~他和(住在台灣)司馬中原老爺爺,簡直可以說是「看到鬼」啊~真冏啊~


維基百科不是新聞的蒐集處。請留心記載正確資訊,在情報相對明朗之後進行編輯更新。加入本模板後請將本條目添加至訃聞列表。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B0%B4%E6%9C%A8%E8%8C%82
http://club.52toys.com/post/detail?id=1001434

http://spotlight.pics/zh-tw/a/892


這和「漫畫」有什麼關係咧?……那就馬上去看看「水木茂先生的作品」吧~

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

我的一天,這是很有趣的「題目」啊~一天,要怎麼表達咧?用漫畫方式來畫,最好!



http://webcache.googleusercontent.com/search?q=cache:4YPeY0xovg0J:opinionative.pixnet.net/blog/category/938734+&cd=1&hl=zh-TW&ct=clnk&gl=tw 這個網站很有趣,大部份用畫的~( 大多像是圖解式的插圖)

http://blog.xuite.net/annann0816869/twblog/124913183-%E9%9F%B3%E6%A8%82%E8%80%81%E5%B8%AB%E7%9A%84%E4%B8%80%E5%A4%A9--%E6%BC%AB%E7%95%AB%E7%89%88%28%E7%B5%82%E7%AF%87%29  音樂老師的一天,第三格,只要常看動漫者,就會明白「激動」與「懊惱」的表達法啊!


http://chuansong.me/n/1740618  注意臉上的表情:突眼和吐舌~第一次看到是小學,當時覺得很有趣~


http://www.teach4taiwan.org/2015-03-19-17-47-26/tft-teacher-oneday.html (用「写真(しゃしん)」來記錄一天)

http://www.hgfx.cn/blog/fx0904/archives/28916.aspx 小學生的繪圖,表達它的一天!

本篇要談的重點,可不是時鐘啊~但,有興趣的話,不妨妨看看關於「時鐘」的一些照片(有點小趣味啊)~
 http://digilearning.blogspot.tw/2009/05/blog-post_2093.html


2015年10月3日 星期六

來來,每日一句:「(漫畫)藝術來自於生活,生活源自於(漫畫)藝術」!ヽ( ^∀^)ノ ONE PIECE

當ONE PIECE得到金氏世界記錄認證的前後,火影忍者終於完結長達15年來的連載……岸本齐史说,“火影也是我自己的故事。”(http://www.bundpic.com/2014/11/56693.shtml)……

(https://www.ptt.cc/bbs/ONE_PIECE/M.1434362498.A.908.html)雖然尾田謙稱:漫畫只是「閒暇時用來打發時間的娛樂」,但真是如此嗎?(先不論「漫畫」指的是商業式發行的產業,還是有其它的意思);

漫畫從單張到所謂的「連環畫」,描述的都是生活上的事(即使是從配角般的存在,到自己獨有的表達方式)……


http://mangaxhitonochikara.jp  這是有趣的「宣傳」,讓人在「同一管道」下,了解還有其它世界的存在……
http://www.mng-ldr.com/recommen/2015/08/19/post-25.php

http://www.wozaing.com/archives/224.html 另外,也可從最近isis傭兵爆出走潮,也可理解一二……
雖然不如新聞講得那麼誇張──日本漫畫在台灣有廣大粉絲!漫畫類型豐富,甚至專業知識含量極高!(http://news.tvbs.com.tw/world/news-619492/),但「漫畫訴說著生活的點滴,而生活中充滿了漫畫式的結局與過程」,卻是一件很容易被理解的現實體驗……


http://blogcity.me/blog/reply_blog_express.asp?f=XHIQSIVP55229781&id=543580  這個例子,蠻有趣的:為了美少女書包,讓兩個人的現實命運有很大的改變……
當手塚畫出鐵腕艾德(鉄腕アトム)時,有個小朋友真的從樓上跳下(感覺自己也可以飛)……據說手塚為此也是感到十分遺憾且難過不已(ps‧有關這一段目前找不到資料佐證,所以,只能相信自己的記憶了)……但漫畫做為生活的一部份,手塚先生倒是有很清楚的體認:我希望現在的大人和父母親能對漫畫有更強烈的批判與反彈,這樣我們也獲得「原來如此,是這樣啊」的反省種子。我希望各位能對漫畫做出強烈並且是正當的批判,也請對我做出這樣的批判。(http://www.ctas.tc.edu.tw/index2.php?content=portfolio&uid=angel&cn=658&msid=3959)

http://ww.daliulian.net/cat54/node300734?fb_comment_id=795112697233278_795393953871819&page=17#f351e03a44  曾親自目睹小朋友為神奇寶貝而瘋狂……回想自己的童年,那種瘋狂卻是以不同的形式產生(目前不宜細論)……
啊!生活中感覺到漫畫,和看到顏文字時,實在有點像啊!(只有活在那個年代的人才能略體會一二的圖形啊~)

ヽ(○´3`)´3`)´3`)ノチュッチュッチュッ   這就是生活中的漫畫、在有漫畫感中的生活啊~

2015年9月3日 星期四

九三大閱兵,好威啊~這讓人想起很威的海報圖片(裡面好多「超威」的軍人啊!)……啊~嘶!……

昨天(在算是有點鄉下的地方)吃飯時,竟然聽到「明天我要去廣東四天」(這是聊天時被聽到的對白)……另一位則說:現在剩三個國家在「大閱兵」了!那就是俄羅斯、中共、北韓!說完全部的人發出輕微而有點奇怪的笑聲(哈~哈~)──好像在中文裡的形容詞叫「乾笑著」……

http://www.google.com.tw/imgres?imgurl=http://chn.chosun.com/site/data/img_dir/2006/08/01/200608010000081in_quanjiaogong1.jpg&imgrefurl=http://dprk.blog.hexun.com/4926586_d.html&h=170&w=260&tbnid=9fNdazZjNOarHM:&docid=PY5VUFJHtVqOwM&hl=zh-TW&ei=9eTnVfTOHoLI0ATOmZeQBQ&tbm=isch&ved=0CC4QMygTMBNqFQoTCLSdjOua2scCFQIklAodzswFUg&biw=1024&bih=648
北韓至今是個神秘的國度,但我們今天要來看的是:北韓海報~……它顯現出「當有了一種觀點之後,所繪製的『海報圖像』」,會散發出「同樣的」氣味~這點和漫畫有點像;聽說有些人說:「多看幾次之後,才覺『自己懂得看漫畫』」!意即,把其中的原則找出之後,就會能能「體會」:這種獨特的表達方式!……

http://www.google.com.tw/imgres?imgurl=http://e.blog.xuite.net/e/7/6/a/22652394/blog_1637145/txt/246058677/0.jpg&imgrefurl=http://blog.xuite.net/artreading/blog/246058677-%25E7%25A5%259E%25E7%25A7%2598%25E6%2597%25A5%25E5%25B8%25B8%25E2%2594%2580%25E5%258C%2597%25E9%259F%2593%25E6%2589%258B%25E7%25B9%25AA%25E6%25B5%25B7%25E5%25A0%25B1%25E8%2597%259D%25E8%25A1%2593%25E5%25B1%2595&h=344&w=377&tbnid=QgJ4uwEx2rXgPM:&docid=cis9OTt6zui7gM&hl=zh-TW&ei=9eTnVfTOHoLI0ATOmZeQBQ&tbm=isch&ved=0CIcBEDMoYjBiahUKEwi0nYzrmtrHAhUCJJQKHc7MBVI&biw=1024&bih=648

http://www.erepublik.com/en/article/-1-2023593/1/20

當大家都學會「這個原則」之後,以這種「看法」繪製出來的「意圖」就很容易被大家「快速地理解」……例如:像是希臘雕像般的美與「英雄」的連結、或是「斜側45度並仰望遠方」所以連結出的「胸中懷有遠大夢想與堅毅不拔」的「超『威』印象」! ……

http://misshill.lofter.com/post/30ce65_6eb2e19(有各式題材的應用!很值得參考啊~)

http://program-think.blogspot.com/2013/02/film-soviet-story.html


 據說這種獨特的表達,起源於「歐洲」的「愛國畫家」?……

題目很美:By force towards freedom, with love towards unity!  引自:https://www.pinterest.com/pin/556124253957970219/
附帶一提:已經發展好一段時間的「漫畫」,對於這種(對國家民族的)熱情,卻「經常去它」,以防止這種過激的「燃燒」將帶給人民的「只有焚毀」而已……


http://daysonwar.blogspot.tw/2014/06/la-primera-guerra-mundial-1914-18.html
附帶一提:最近在看著漫畫(不管是紙本或手機上看)……愈來愈感覺不到「其中的樂趣」或「其中要耍冷的樂趣」……或許有一天,這類的漫畫,會漸漸看不懂──就像當年的「大人」那般:翻了翻,歪著頭、想了一下就丟在一旁,一臉「摸不著頭緒且有強烈地『索然無味』」之感……可是,如果對照「當時還是小學生的我」而言,真是差太多啦~對我而言,那可是小宇宙啊~……

2015年8月3日 星期一

有人說「漫畫是種『表現的態度』」,若是,那麼很多以這種方式表達的作品,也會散發出漫畫味哦~


日本特摄片的灵魂是啥呢?是穿着紧身衣和假面的变身英雄;是各种根本不科学的设定比如身高45米体重却有45000公吨的超人(有这么大密度的物质 吗?);是各种繁琐而奇怪的正义登场POSE;以及不是口吐火焰就是口吐放射能甚至暗物质的巨大怪兽;还有怪物被击败后必定来个大爆炸,以及无处不在的炸 炸炸……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,这些可能傻到掉渣,但别忘了这一切都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东西。那时每一个脱离现实的镜头,都是足以令每个孩子眼睛放光的创 举。------引自 http://3g.163.com/touch/article.html?docid=ATU70VM800314K8H&from=index (★作者──這段描述,很能說明:漫畫對於小朋友的視覺與腦袋的刺激吧~所以,特攝就是有如此的「漫畫味」啊~)

http://3g.163.com/touch/article.html?docid=ATU70VM800314K8H&from=index

http://www.techbang.com/posts/24584

https://www.google.com/logos/2015/tsuburaya/tsuburaya15.html

http://www.hyes.tyc.edu.tw/~m78/riders02.htm (★作者──小時候看到假面,不知為何很激動啊~當時從沒有想過:哪有超人這麼醜咧?反而覺得「很帥」啊~既使它後來變成了愈來愈花俏的特攝時,還是覺得很有趣呀!)

特攝可以說「正港的『真人漫畫』啊!」~想想「Ultraman系列和仮面ライダーシリーズ」那「面無表情的『激烈戰鬥』裡,去彰顯『正義的剛強』」,這和看到「有夠『犀利的插畫』」時,那種感覺很像啊~


http://www.viralane.com/6392/29幅john-holcroft諷刺插畫


http://www.viralane.com/6782/16幅極具爭議的諷刺插畫

2015年7月3日 星期五

漫畫不僅是個產業,更註定成為「人民溝通的方式之一」,但,漫畫表達變成這樣──生活漫畫化,有趣嗎?……

這幾年台灣鄉下,竟然流行起「把『當紅的』漫畫人物畫在農家牆上」……好像從去年開始,更進一步了:把漫畫人物和當地指標性的人事物「結合在一起」……這是新的社區營造嗎?還是大家口中的「文創產業」咧?……


http://phoennivia.blogspot.tw/2014/11/a.html
曾有文化學者提及:世界正在迪士尼化……意思是:這對生活營造與實踐上,是個危機!

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professorshrek/post/1282851159

http://etat-heath.blogspot.com/2013/11/ii.html

但另一個場域:流通在每個移動裝置的圖,卻很有「漫畫出現為『一種溝通方式』的特殊存在」……移動中的每個人透過「這些怪怪的『圖』,正在溝通中」……這部份,從某個角度來說:挺有趣的(在耐人尋味的興味中,試圖找著「圖背後的『意義』為何?」……漫畫之所以有趣,不像「照片」,可能就在這裡吧~


http://oops.udn.com/oops/story/6705/849097-%E6%9C%80%E8%BF%91%E9%80%99%E6%AC%BE%E8%B2%BC%E5%9C%96%E6%9C%80%E7%81%AB%E5%95%A6%EF%BC%81%E7%B6%B2%E5%8F%8B%E5%A4%A7%E8%AE%9A%EF%BC%9A%E5%BB%A2%E5%88%B0%E6%83%B3%E8%B2%B7%EF%BC%81

https://www.life.com.tw/?app=view&no=226745


http://www.ohwonews.com/funny/%E8%B6%85%E8%A9%AD%E7%95%B0%E7%9A%84line%E8%B2%BC%E5%9C%96%EF%BC%8C%E7%9C%8B%E5%88%B0%E4%BB%96%E5%80%91%E8%AE%93%E6%88%91%E6%8B%B3%E9%A0%AD%E9%83%BD%E7%A1%AC%E4%BA%86%EF%BC%81%E7%B6%B2%E5%8F%8B/
http://3c.talk.tw/Article.aspx?ClassID=8&Article_ID=942

以上談的是兩種狀態,是有點不一樣的……但造成的後果,很可能是一樣的……(這部份,有空再談談)~

2015年6月3日 星期三

慈濟要信眾在平板中看(慈濟)佛理、看(慈濟)世界,那拿來看漫畫,會看到什麼呢?

http://www.mobile01.com/topicdetail.php?f=159&t=2373042

http://www.techbang.com/posts/13636-tsu-x-asus-meditation-ebook-second-generation-seeds-he-comes-right-out-of-the-box

(連環)漫畫,做為一個廣泛的閱讀對象,那麼「怎麼看」,應該可以談一談吧~

當漫畫,某些表現形式衍生出「連環」或「像分鏡式的接續」後,讀者,在看著看著的過程中,其實是去學習「怎麼(依序)看著懂」……否則感受是會有差的……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97%A5%E6%9C%AC%E6%BC%AB%E7%94%BB 日本漫畫-維基
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cbf254701009vma.html
以個人經驗,閱讀順序有部份是看個人的習慣,有人習慣以某個喜歡的角色或是風景,優先看之……其次,有人眼睛轉動的瞬間是「整頁瀏覽」,之後才是「局部的線條與圖」,而牽出的對白文字,則不一定會仔細看過……所以,「視覺動線」真的是作者導引讀者下的「順序」嗎?還是,它是透過「教學」被鼓吹出來的「潛規則」呢?……

http://9i543.com/3833/tech


http://article.pchome.net/content-1476901-all.html



http://b.comikon.net/comikonmanual

據說電影剛出來時,是暫時承襲了「舞台劇」的表現形式……對於此工具能表現的認知擴大後,電影逐漸有了「(電影的)特色」……而今,仿書而生的電子書,會不會是個短暫的過渡呢?……特別是手機成為口袋必備之後:以有限視野(或叫手掌般大的四方發光體),與全世界做了連結,「看」的方式,悄悄在改變中……


http://liububble618.pixnet.net/blog/post/183195519-%E6%89%8B%E6%A9%9F%E6%BC%AB%E7%95%ABapp-comico%EF%BC%8C%E5%8E%9F%E5%89%B5%E6%97%A5%E6%9C%AC%E6%89%8B%E6%A9%9F%E6%BC%AB%E7%95%AB

http://www.google.com.tw/imgres?imgurl=http://i.ytimg.com/vi/jesocegKZYo/maxresdefault.jpg&imgrefurl=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%3DjesocegKZYo&h=720&w=1280&tbnid=dPLNom9VEznEPM:&zoom=1&docid=lWy2mv-lGrzH7M&hl=zh-TW&ei=JX9lVbm0PMSC8gWnoYPoAg&tbm=isch&client=firefox-a&ved=0CFIQMyhOME44ZA&biw=1045&bih=705

這算是「2頁」(也就是看完一個「手機全螢幕的『頁面』」之後,再滑一次剛好是第二頁)http://tieba.baidu.com/p/3761702361?see_lz=1&pn=0

http://androidappania.com/app/90/comicrack



https://play.google.com/store/apps/details?id=com.cyo.comicrack.viewer&hl=zh_TW


相信這是個「看連環漫畫」的過渡期,應該手機與手指頭的特色,眼睛會調整「這些載體的改變」……紙張、翻閱等等,好像都不見了……特別是「預覽」,它是整個視域的觀看……它,是無數個小圖呢?還是一張圖呢?……

或許不久之後,連同電子書一般的命運:被支解化為一條條、一塊塊的訊息……


2015年5月3日 星期日

2015-5-3-如果「宇宙大覺者」畫成(連環)漫畫?或寫成草書,看起來會「像」什麼?……


http://laoshanyinshi.blog.163.com/blog/static/4683905620109952124950/

http://www.ncl.edu.tw/upload/P0990118001/cats/98-1-3%E8%94%A1%E7%9B%9B%E7%90%A6P55-92.pdf
http://www.28lu.com/sh/173050538_4.html


http://www.qagoma.qld.gov.au/cinematheque/past_programs/2012/apt7_cinema/mountains_and_waters_chinese_animation_since_the_1930s/cult_hong_kong_from_buddhas_palm_to_mcdull
其實從應該比永樂宮壁畫更早,把一種眼睛看不到的「氣氛」畫成「視覺上可理解的『圖形』」,就是畫師們(表達者)努力想弄出來的「效果」……像是上帝或佛祖的光芒,就是最好的例子(後來,習於漫畫中出現的「效果線與狀聲字」,差不多就是那樣 http://www.damanwoo.com/node/64339)。

看過一些漫畫教學書、也看過談論漫畫的中譯文,不過,都是在網路沒有興起之前、出版品十分有限的年代……那個時代盛行一種論點:漫畫就是紙上電影!……




以上都同引:http://ir.lib.ntnu.edu.tw/retrieve/47529/metadata_02_07_s_05_0014.pdf

PS‧請注意這篇論文中的「漫畫研究」,不如說是「台灣漫畫發展史」的說明;

但漫畫會被視為「紙上電影」,是後來的事;但絕不在全球化流通前發生!所以,從永樂宮壁畫的表現手法,會被東方(中國和台灣)一直沿用到上個世紀二十年代,是可以理解的……再舉個例子:很多人都說看不懂中國藝術,特別是山水畫、書法;為什麼呢?這其中有些和「理解漫畫、漫畫研究」是有類似之處~(PS‧像是怎麼去思考書法中的「驚蛇入草」呢?http://www.litphil.sinica.edu.tw/home/publish/PDF/newsletter/95/95-145-174.pdf  余玩古人書旨云,有自蛇鬥若舞劍器,若擔夫爭道而得者,初不甚解,及觀雷太簡云,聽江聲而筆法進,然後知向所云蛇鬥等,非點畫字形,乃是運筆。知此則「孤篷自振,驚沙坐飛」、「飛鳥出林,驚蛇入草」可一以貫之而無疑矣!)

http://blog.udn.com/cxytw/32117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