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3日 星期三

內在的影像……和感覺相連的……外顯為圖時,我們看到的是……


第一次看到以下這兩位畫家時,除了嚇一跳之外,就是「不可思議」可以形容……課本中不提,(直到今日看來)很有限的資料(當時只有畫冊而沒有網路圖片)下,不知該如何想像「那個年代為何有這種畫家」,主要是「看到圖會」會不由自主地直接拉起「神經束」(像是收縮一般)……

新增說明文字
左圖引自:http://wonderfull88.pixnet.net/blog/post/40411699-%E9%98%BF%E7%88%BE%E6%AC%BD%E5%8D%9A%E6%89%98%E3%80%82%E5%9B%9B%E7%99%BE%E5%B9%B4%E5%89%8D%E7%9A%84%E8%94%AC%E6%9E%9C%E7%95%AB%E5%A4%A7%E7%8E%8B

右圖引自:http://www.giuseppe-arcimboldo.org/The-Admiral.html(這個網頁有很完整的介紹)

波許,這是最大的謎,完全無法理解,只能直接感到某種恐怖或驚駭……有人會說阿爾欽博托受了波許的影響,但或許是人都有的共性(像佛性)被喚起來之後,用各自的方式加以表達(像是男性的思惟透過男性的肉體發出的聲音,或許會和女性不同,但感覺那個思惟很有可能是一樣的,像是佛家堅持的那樣)……被影響、被啟發,有時是奇怪的字眼……如果裡面沒有那個東西,如何被喚起呢?……


http://www.eurobricks.com/forum/index.php?showtopic=72753 (左圖)

http://www.google.com/imgres?imgurl=http://fineartamerica.com/images-medium/tondals-vision-hieronymus-bosch.jpg&imgrefurl=http://fineartamerica.com/products/tondals-vision-hieronymus-bosch-greeting-card.html&h=449&w=600&sz=106&tbnid=DuuDWC1L2S941M:&tbnh=94&tbnw=125&prev=/search%3Fq%3D%26tbm%3Disch%26tbo%3Du&zoom=1&q=&usg=__hcgYofF5YaslW1K4KV-w2t1V3S0=&docid=tb0LmqA5YX9-YM&sa=X&ei=l0vMUe7RLoS1kAXImYCwCQ&ved=0CEwQ9QEwBw&dur=567#imgdii=_(右圖)

在唸大學前,第一次彷彿親眼看到的「恐怖」,是《陸地沈沒記》與《漂流教室》……特別是後者,當時真的是「難以理解」,只能「呃~怎麼會這樣(驚恐的反問自己)」……



後來再看到伊藤潤二時,好像就有點可以「體會」,而不似第一次看到楳圖一雄那般……

作者私藏

有人說「看到就可以畫到」,而那個看到和「感覺到」是否就等同影像呢?畫的依據是「心像」還是所謂的感覺呢?有人曾對我說:「沒有看過的東西畫不出來」(當時不知該如何思考或回答)……現在想來,唯一可確定的是:「他一定不是阿爾欽博托,也不是波許」……

★接下來該說什麼呢?下次再說吧~